羊城晚報記者 呂楠芳
  廣州城市新中軸線上全新的城市門戶——嶺南公園正在進行規劃招標,廣州要在珠江南岸再造一個“城市客廳”。和花城廣場一樣,嶺南公園四周地標雲集,除了已有的廣州塔、赤崗塔外,廣州博物館、廣州美術館、廣州科學館等新文化建築都將落子嶺南公園。
  如此重要的城市節點,誰能“主筆”設計?設計過程中又該註意哪些細節?規劃專家認為,嶺南公園的城市肌理和花城廣場差異明顯,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裡要建設得更嶺南、更像公園,也應比花城廣場更親民。
  選址區域
  “小蠻腰”南側綠地
  廣州塔(俗稱“小蠻腰”)已經名耀天下,但周邊環境一直不甚如意。
  在廣州塔南面,有一大塊綠地被圍蔽多年,市民和游客都無法進入。而在2009年徵地拆遷前,這裡還是一片住宅小區。2009年之後這塊地就一直荒廢著,始終沒有再開發。
  直到今年11月4日,嶺南公園開展規劃招標。招標公告中顯示,整個項目北至珠江,南至新港中路,東至廣場東路、赤崗北路,西至藝景路,規劃面積73公頃,甚至大過花城廣場56公頃的面積。
  2013年廣州市政府決定推進新文化“四大館”(包括廣州博物館、廣州美術館、廣州科學館、廣州文化館)的規劃建設,“四大館”中有三個場館選址赤崗塔附近。這時廣州塔南廣場地塊的命運才有了下文——與三大館連成一片,建起嶺南廣場。
  按照2013年9月獲廣州市規委會審議通過的“四大館”地塊規劃方案,嶺南廣場將和周邊的廣州美術館、廣州博物館新館、廣州科學館三大館同步建設,廣場整體規劃為地面全貫通式步行景觀帶,通過對廣場一系列公共空間設計形成適宜市民和游客休閑、游憩、活動的城市開敞空間。
  規劃概念
  圍繞“嶺南”做文章
  嶺南廣場的概念提出後,人們多以為它將和珠江對岸的花城廣場採取幾何對稱式的設計,在城市新中軸線上塑造“姊妹”廣場。不過,在11月4日這一項目的招標公告中不再取嶺南廣場之名,而改叫嶺南公園。
  項目的規劃招標公告則透露了有限的設計原則,主要是要圍繞“嶺南”做文章。記者從招標文件中獲悉,嶺南公園的設計要求體現廣州的地域特點,反映嶺南文化,在嶺南公園的城市設計深化中,設計單位必須考慮嶺南文化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體現。
  同時,嶺南公園中六組重要的核心建築(廣州塔、赤崗塔、TIT創意園、美術館、博物館、科學館)構成該地區的重要標誌,招標要求設計方案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充分結合考慮其視線廊道,並考慮在科學館、美術館、博物館、廣州塔南廣場之間的區域設置具有特色的風雨連廊,方便市民和游客在不同天氣條件下在“三館一園”之間參觀游覽。
  主要功能
  文化設施、交通樞紐
  除了設計特點不同,嶺南公園的交通條件要比花城廣場更勝一籌。
  嶺南公園的規劃範圍內現在有地鐵三號線、APM、地鐵八號線經過,未來這裡還將建起規劃APM南延長線、規劃地鐵12號線、規劃地鐵19號線等。
  根據招標公告,嶺南公園作為廣州南段中軸線的核心地段,又是文化設施、地鐵站點、交通樞紐等集聚點,設計方案應對設計範圍和基地周邊的慢行系統進行分析和設計,促使基地和周邊的慢行交通系統方便暢通。
  此外,嶺南公園將充分開發地下空間,重點設計範圍為嶺南公園中軸廣場,北至廣州塔平臺、南至新港中路。雙塔路以南部分路段將下沉,下沉段同樣開發地下空間。
  有關部門人士透露,嶺南公園項目原本打算交給企業籌資開發,但這樣一來企業要求配套足夠多的地下商業面積以實現資金平衡,現在由政府投資開發,商業的成分就不再占主篇幅。
  設計細節
  工業遺產融入公園空間
  TIT創意園是嶺南公園規劃範圍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身是廣州紡織機械廠。目前園區內進駐有70多家企業,整個園區的就業人員將近3000人。自從嶺南公園建設的消息傳出後,TIT創意園的去留一直備受關註。
  在近日發佈的嶺南公園招標文件中,明確提出要編製創意園的保護和改造利用規劃,這意味著創意園將部分保留和利用。據悉,規劃部門將對TIT創意園進行詳細的現狀調查,對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的工業遺產登記成冊,同時借鑒國內外優秀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案例,提出保護和改造利用策略。
  毫無疑問,為了配合三大館“高大上”的建設以及嶺南公園的節點打造要求,TIT創意園未來勢必要進行功能及城市空間品質的優化提升。
  專家解讀
  嶺南公園應
  更靈巧、更親民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嶺南廣場改名嶺南公園非常好,事實上嶺南公園和花城廣場有著顯著的差異,這裡保留了TIT創意園,是對原有城市肌理的尊重。要把TIT創意園融入公共空間的話,就不再是“拆平”的廣場那麼簡單。花城廣場上沒有任何功能性的建築,但嶺南公園就不同,今後可以利用TIT創意園的舊廠房建築來承載部分公共功能。也不是說花城廣場就不好,花城廣場周邊開發強度更大,高樓更多,需要這種空曠廣場式的設計去實現空間平衡,嶺南公園就沒這個負擔。可以這麼說,花城廣場代表的是宏大的敘事方式,代表著廣州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嶺南公園則強調嶺南特色中靈巧的一面,這樣恰恰相得益彰。我認為兩者並不一定要實現幾何性的對比或對稱,嶺南公園這裡有創意園老建築,有老樹,跟人的親切性更好,更方便市民開展戶外公共活動。
  打造嶺南公園為
  珠江新城南大門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袁奇峰:嶺南公園地塊交通條件優越,以後可以成為南部人流進入珠江新城的重要門戶。珠江新城以後交通擁堵,人們可以先到達嶺南公園,再搭乘軌道交通進入珠江新城,所以這個地區應該是一個汽車和軌道換乘的重要節點,需要配套建設一個大型的公共停車場。既然是交通節點,地區的商業機會肯定會很多,即使現在不開發,也應該在地下空間或地面有所設想和預留,避免以後想開發卻開發不了。坐擁這麼好的地段,嶺南公園和花城廣場的商業一樣都不需發愁,花城廣場下麵的花城匯現在看上去雖然不夠旺,主要是因為珠江新城的寫字樓還沒有完全建完或者建好了還沒有招商,以後這裡有30萬白領就業,商業肯定不成問題。
  呂楠芳  (原標題:比花城廣場大三成,嶺南公園將成廣州新客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l64qlbqq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